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习近平今天进行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内容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是中央政治局深化主题教育理论学习的一项重要安排。党的二十大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任务,强调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23年6月2日)习近平2023年6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今天,我们召开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座谈会之前,我先后参观了新建成的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习近平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是由其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发展条件、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国情不同,现代化途径也会不同。实践证明,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
2023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18年前,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2005年8月15日考察湖州市安吉县,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为了祖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足迹…
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 大美中国,山河壮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从一江水、一片沙,到一座山、一湾海……美丽中国建设的故事里,尽是万里山河的多姿多彩。从一江水、一…
“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将调查研究发扬光大”——习近平总书记今年6月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大兴务实之风,抓好调查研究,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全党深入开展。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以深化调查研究推…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集中部署。继续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目的是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机构设置上更加科学、在职能配…
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 习近平 从2019年3月以来,包括这期班在内,我们举办了6期中青班。每次开班式,我都来讲一讲。我之所以重视这件事,是因为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我每次讲话有所侧重,但要求是一致的,就是希望年…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 题:巩固文化主体性——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系列述评之六 新华社记者徐壮、施雨岑、王鹏 “‘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鲜明提出“文化主体性”的重大论断,深刻阐释、高度总结了“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有了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坚定与自觉。依靠文化主体性,中国人民意气风发,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信心百倍建设中华...
新华社北京6月22日电 题: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系列述评之五 新华社记者孙少龙、高蕾、张研 “‘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更重要的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两个结合”之于理论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扎根中华文...
联系地址:郑州市金水路14号 备案号: 豫ICP备09037814号
版权所有:中国农工民主党河南省委员会